成长春教授出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作主旨发言

发布时间:2025-11-10发布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2025年11月4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安徽省政府参事室承办的“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合肥隆重召开。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立平主持开幕式。安徽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李中,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邹晓东到会致辞。沿江11省(市)及青海省参事、特约研究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区域协同创新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座谈会设有两个专题研讨环节。专题座谈一主题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由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立平主持。发言嘉宾包括: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胡祖才,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上海市政府参事、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海南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道季,江苏省政府原参事、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成长春,重庆市政府参事、重庆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刘德绍,云南省政府参事、省生态环境厅原党组书记、厅长马永福,贵州省政府参事、省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志宏,青海省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原主委张周平。专题座谈二聚焦“强化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由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一司副司长刘晶主持。发言嘉宾包括: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秘书长贺德方,浙江省政府特约研究员、省商务厅原副厅长张钱江,安徽省政府参事、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博导、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研究员江海河,江西省政府参事、南昌大学教授李秀香,湖北省政府参事、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春山,湖南省政府参事、中南大学教授、省政协经济与科技委员会原主任吴金明,四川省政府参事、省金融监管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刘勇。

成长春教授应邀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专题座谈中作题为《“十五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协同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路径与举措》的主旨发言,系统阐述长江经济带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深刻内涵、现实基础及实施路径。

成长春指出,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先行区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流域整体性治理为核心,以绿色低碳转型为路径,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其深刻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先行探索,着力构建“全域统筹、分级施策、多层联动”的协同治理框架;二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美丽与发展协同互促的路径突破,推动形成以“生态优势”为内核的流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三是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现代流域治理体系的系统建构,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维驱动的治理新范式。

成长春认为,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已取得显著成效,污染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水生态系统功能有效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岸线生态功能整体提升,滨水空间实现绿色重构;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快推进,法治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这些成就为“十五五”时期协同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十五五”,成长春建议,以“四协同”“四保障”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一是强化生态空间协同管控,筑牢绿色发展根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一生态环境准入标准,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二是深化环境污染协同治理,提升流域环境质量,构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流域治理新格局,实施全流域精细化管控,健全跨区域协同执法与污染赔偿机制;三是推动生态修复与经济增长协同并进,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壮大绿色产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四是创新区域利益协同机制,激发全域保护内生动力,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建立全流域协调平台,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同时,在政策保障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出台专项建设规划,加大财政支持;法治保障方面,健全法规体系,统一环境标准,建立生态法庭;在科技保障方面,布局国家实验室,攻关关键技术,推广智慧监测;在人才保障方面,实施生态人才计划,培养复合型治理人才。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锚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关键节点,在更高历史起点上落实新部署新要求,研判新情况新问题,研提有前瞻性针对性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成长春教授出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作主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