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专家谈两会(十四)|胡俊峰 :打造“三大平台”,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布时间:2025-03-10发布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25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作为人民参政议政的关键渠道以及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全国两会承载着无数期待与关注。坚定信心启新程,鼓足干劲谋发展。在此重要时刻,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智库专家谈两会”系列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解读,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智慧、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这是继习总书记2023年来江苏考察后,再一次对江苏提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要求,并将其上升到国家需求的层面。

江苏既是制造业大省,又是科教大省,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创中心,是江苏高质量发展、塑造未来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则是筑牢融合发展源头支撑的重要一环。

2024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已跃升至全国第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四年全国领先,高新技术企业超过了5.7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7%,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累计达44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3%,技术合同成交额超5000亿元。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须从创新源头着手,在关键环节发力,以制度创新突破,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一是构建一批校企合作平台。重塑产学研协作生态,激发协同创新活力,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等创新组织,聚焦战略需求、面向市场需求,立足我省1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协同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是建设一批垂直型概念验证中心。鼓励高校与企业、政府合作,构建不同类型、不同定位、不同功能的概念验证中心,完善集科技成果验证评估、转移转化、投融资、商业化开发等于一体的概念验证服务体系,助力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是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力量在江苏布局,围绕江苏“1650”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各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试集聚区,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提供全链条支撑,助力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培育“草根”创新创业土壤,塑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优良的营商氛围,助力科技成果熟化、转化与产业化。

(胡俊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产业创新研究所副所长、南通大学商学院教授)

智库专家谈两会(十四)|胡俊峰 :打造“三大平台”,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