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专家谈两会(五)|金飞:向‘新’而行:江苏打造创新-产业-生态三位一体新质生产力高地

发布时间:2025-03-08发布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25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作为人民参政议政的关键渠道以及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全国两会承载着无数期待与关注。坚定信心启新程,鼓足干劲谋发展。在此重要时刻,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智库专家谈两会”系列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解读,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智慧、贡献力量。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锚定方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新要求,江苏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引擎,扛起“创新融合引领者、未来产业开拓者”的使命担当,并借鉴长三角协同经验及杭州“六小龙”模式,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创新链引领产业链,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石。江苏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示范省,已布局80个未来产业项目和21个先行集聚区,为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生态奠定基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江苏需强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作用,加速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并聚焦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例如,与教育部共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中科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等载体,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二、开放生态驱动集群,打造长三角协同创新范式。借鉴杭州“六小龙”精准招商的“三张清单”模式(场景、机会、能力清单),江苏可构建“以商引商、资本招商”的开放生态,依托制造业基础优势,在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打造“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协同体系。同时,完善“一产业一政策”机制,对光伏等优势产业加大研发补贴,对合成生物等潜力领域试点包容审慎监管。通过试点“飞地经济”吸引长三角创新要素,推动南京、苏州跨区域创新联合体建设,形成长三角产业协同新范式。

三、绿色转型赋能产城,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江苏需严守生态保护底线,在新能源扩张中推广“光伏+农业”复合模式,实现产业与生态双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江苏可借鉴浙江“全域花园式城市”经验,加强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推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普及,建设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区。例如,南京江北新区可建设“数字孪生+环境治理”平台,实时监控长江生态廊道,形成“产城绿”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样板。

(金飞,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智库专家谈两会(五)|金飞:向‘新’而行:江苏打造创新-产业-生态三位一体新质生产力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