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春教授应邀出席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2024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并作主旨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25发布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2024年12月22-24日,由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南通大学、南京大学图书馆承办的“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2024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在南通召开。来自省内130余所高校的近150名馆长、专家应邀参会。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丁同玉,江苏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黄贤金,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成长春,南通大学副校长陈玉娟,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锋等出席会议。

成长春以《塑造“AI+高等教育”新生态》为题作主旨报告。成长春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无疑对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进一步指出,近年来,教育部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理念,持续推动慕课等在线教育资源的“建用学管”,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校的管和教育的形态。

在此基础上,成长春教授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结构、模式以及人工智能的“两面性”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变”与“不变”,并指出必须加快构建“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

成长春教授建议,第一,要革新育人理念:,培养重心要从“学知识”向“强能力”转变;第二,要升级办学路径,专业结构要从被动调整向主动升级转变;第三,要创新教学模式,要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第四,要促进学习范式转型,学生要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第五,要完善评价方式,要从“结果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成长春教授还建议,必须抓好“参数量、数据量、计算量”三个量,从追随尾灯到进入驾驶舱引领前行;要构建“师—生—机—环”四元互动的教育教学“环境生态”,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三年行动计划,打造“AI+HI”的高等教育新形态。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成长春教授以高屋建瓴的理论阐述明晰了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趋势,报告数据详实精准,为大家展开了一幅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全景图;内容丰富多元,从理论剖析到实践案例,层层递进,极具说服力。对于高校管理人员布局学校发展、一线教师规划教学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启发性。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成长春教授应邀出席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2024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并作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