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春教授应邀出席2024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2024-12-12发布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12月10日,2024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郑州举行。本次论坛是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品牌论坛分论坛,来自中央和国家部委、河南省及郑州市相关部门、权威学术机构、知名企业以及科技创新领域的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深入探讨,交流改革创新经验,探索未来发展路径。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胡果,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分别致辞。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平萍,郑州市领导何雄、陈宏伟、虎强、胡军、魏宁娣出席。

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邢怀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史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作主旨发言。

江苏省政府原参事、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教授应邀出席主题对话会(二),与郑州市科学技术局四级调研员楚江华,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龙龙,郑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联盟专家委员孙炜等领导和专家,围绕“数化万物、智赋未来,AI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成长春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和智能行为的学科,涉及多学科,范围广泛。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建设发展参考架构》,从六个方面提出共性和特性能力,构建统一参考架构以摆脱企业服务模式限制,降低成本、发挥规模效应、促进创新、激发活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各行业明确重点和目标,促进技术与产业融合,加快规模化落地。人工智能是热门话题,涵盖众多重要概念,未来在各领域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成长春教授指出:河南省积极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充分利用自身海量数据资源、良好算力支撑、丰富应用场景和广阔市场需求等优势,以“人工智能 +”行业应用为切入点,探索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路径,取得显著成效。人工智能对河南省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影响深远。在生产方式上,改变了社会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形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在生活方式上,带来学习变革、提供便利手段并增加闲暇时间;还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河南省正高位嫁接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高成长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等“五链耦合”,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未来,将把握机遇,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

成长春教授建议:郑州应做好“人工智能+”大文章,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上云上平台”、智能化技术改造、参与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等提升企业活力,同时构建数字化产业链,打通数据通道、实施“数据赋能”行动、鼓励企业调整供给并发挥智慧高新实验场作用。另一方面,应立足郑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提升多个新兴产业链规模和水平,培育超千亿特色集群及万亿级信息技术产业,到2035年建立未来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到本世纪中叶走在全国前列,支撑郑州建成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

据悉,论坛还发布了2024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案例。中铁装备、比亚迪、宇通集团、千寻位置、优必选科技等20家企业入选。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成长春教授应邀出席2024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