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3年工作总结,确定2024年工作重点和建设目标,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更好推进研究所建设工作,12月14日下午,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所共同召开年度工作例会。会议由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波教授,地理科学学院原院长、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所所长王英利教授主持。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教授、常务副院长杨凤华教授参加会议,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所所长陈晓峰教授应邀列席会议。
王英利教授与刘波教授分别对空间所与生态所2023年度决策咨询报告、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的撰写与发表,科研项目申报、立项与结项,学科建设与学生培养以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汇报。各研究所成员分别就当前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的成果、未来研究方向与研究计划等进行了汇报交流。
成长春教授指出,各研究所要紧密围绕研究院的中心工作开展研究,发挥学科优势,做到学科建设与研究院研究方向融合发展、借力发展;在人文社科类项目申报等方面,地科院与研究院需同频共振。关于成果转化,成长春教授指出,要发挥地理科学的学科优势,推动专业技术有效转化为决策咨询成果。同时,要努力将智库研究成果转换为学科、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经济社会价值。关于如何创新,如何彰显特色,成长春教授指出,各研究所要凝练并储备前瞻性决策咨询方向,引入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创新点,打造特色,空间所要深入挖掘数据库与指数报告成果,在智库建设与个人成长方面寻找新的创新点。
杨凤华教授指出,要加强对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和长江经济带过战略实施进度的了解,促进研究院的研究领域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要加强学术研究范式向智库研究范式转变,促进地理学研究成果加速转化;要加强特色指数报告编制和运用,形成更具特色、更受关注的成果。
陈晓峰教授认为,当前研究人员更多聚焦于某些具体“点”上,要更加注重与党委政府关切、国家战略相结合,实现由点到面的转变;各位研究人员要更好融入研究院团队,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承担,形成“双向奔赴”;数据库和指数报告团队需要更多与其他所交流,开展产业分析。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和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所共同召开年度工作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