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省重点高端智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主办的“江苏沿海产业链创新与现代化研讨会”在南通如东县召开。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于晓华教授、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院长项后军教授、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陈爱贞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周建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张晔教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程令国副教授、《国际商务研究》主编张建华副教授、苏州科技大学徐天舒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杜运苏副教授、深商研究会秘书长金心异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江苏海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丰、南通环格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滕霞、中国石化集团经济师曹波等企业界人士参加研讨会并做交流。
会上,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首席专家、院长成长春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智库发展成就和研究成果。他指出,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时赋予江苏“四个新”重大任务,其中包括“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江苏沿海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江苏落实“四个新”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聚焦“江苏沿海产业链创新和现代化”主题开展研讨,必将有力推动江苏沿海产业链创新和现代化发展。
成长春教授就“构建江苏沿海产业创新走廊”这一主题发表观点,他指出,长三角各省市合力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是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战略的重要途径。构建江苏沿海产业创新走廊能够填补长三角科技创新“短腿”、有力支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一是要推动构建长三角产业创新体系“一体两翼”的布局。以上海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凝聚核,南翼打造“沪甬温沿海产业创新发展带”,北翼打造“沪通盐连沿海产业创新发展带”。长三角北翼主要要以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信息服务等重点海洋产业为基础,联动产业龙头、科研机构、高校、人才共同打造面向海洋经济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要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江苏沿海要联动上海和杭州、宁波建立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和配套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府支持措施,还要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海洋科技创新企业营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三是要大力加强海洋产业的核心技术支撑。沿海三市要联手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团队,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推动经略海洋理念的实际落地。携手引进和培育国家级海洋研究机构,建设海洋产业创新研究院和海洋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以江苏海洋大学等沿海高校为依托,打造涉海产学研合作联盟,促进学术研究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刘志彪教授指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处于巨大调整和变革中,一是在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美国实行“小院高墙”精准脱钩式对我国科技封锁,二是发达国家实行“中国+1”或“中国+N”战略,推动部分产业链从我国转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形势下江苏沿海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着眼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链全球竞争力,要利用国内资本市场,鼓励和支持产业链下游或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并购重组;要组建更大规模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并交给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去运作;要在未来产业投入巨资进行基础和工程化研究;沿海地区可到苏南逆向设置飞地借力发展。
于晓华教授从新发展阶段下江苏沿海城乡融合的原理出发,认为江苏城乡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公共服务的差距、基础设施覆盖差距、收入差距、要素流动等原因,指出以县域为核心推动城乡融合的面临现实和政策的挑战,而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关键是发展非农产业,并通过苏州经验和浙江经验的总结提出权利和保障平等化的对策。
陈爱贞教授指出,江苏沿海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正面临重构。在此变局之下,要加强重点龙头企业与中西部、日韩欧等发达国家企业合作,形成以国内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要基于江苏优势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重点产业链进行战略布局,以点带面循循推进;要发挥江苏各类商业和政府机构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协调作用;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土化经营战略,在促进当地产业链延伸发展中拓展合作机会,从单向贸易转向市场共享型的双向贸易。
广东金融学院项后军教授指出,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支持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企业新兴的政策性投资,在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江苏政府引导基金数量和规模均居我国前列,有效推动了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崛起。通过数据检验发现,总体上江苏政府引导基金显著提高了被支持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和创新水平,但分类检验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对大企业风险承担和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中小规模企业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江苏沿海政府要用心挑选和引进优质的成长型创新企业,充分利用好引导基金的“助强效应”,多方发掘其创新潜力。
金心异分析了深汕合作区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并与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比较分析,提出建设跨区域共建园区重点要处理好利益分配机制。滕霞以自己企业近年纺织服装外贸出口数据为例,指出了当前阶段我国外贸出口的现实困难,分析了原因以及未来的展望,认为中美关系、国际格局的变化对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曹波分析了我国当前阶段的汇率波动和黄金价格波动和经济复苏之间的关系,指出这种波动背后蕴藏的风险以及可能对我国美元储备和经济复苏造成影响。会后,专家们就全球产业链重组和江苏沿海发展等相关主题进行了讨论。
本次研讨会由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沿海沿江发展战略研究所承办,沿海沿江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陈长江主持,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凤华教授等30多位校内校外专家参加了线上线下会议,部分硕士研究生到会交流。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江苏沿海产业链创新与现代化研讨会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