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与呼伦贝尔北方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北方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会议室举行。呼伦湖保护区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窦华山,北方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院长敖文、副院长庞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常务副院长杨凤华,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刘波共同参会。
本次签约旨在充分发挥高校智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咨询功能和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功能,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谋发展原则,共建创新型合作纽带,协同推进技术成果向决策咨询成果转化,共同推动呼伦贝尔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合力提升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共同服务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窦华山对成长春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北方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呼伦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取得的积极成效。他指出,呼伦湖流域要坚持点上治理与全流域治理并重、河湖治理与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并重、工程治理与科学管护并重,重点在基础设施投入、生态产品服务、自然资源确权、生态补偿等领域下功夫,希望双方不断深入开展合作,共同为呼伦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成长春充分肯定了北方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在呼伦湖流域生态保护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希望把自然科学的技术优势与南通大学智库决策的社会效应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课题项目合作和学术交流,定期开展互访活动,将研究范围延展到社会、经济、文化、体制机制等综合领域,推动形成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成果。杨凤华简要介绍了研究院的组织架构、科研团队、咨政建言和服务地方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双方专家围绕呼伦湖流域的水土治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链融合、生态补偿机制、民族地域文化、绿色金融体系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积极探索内蒙古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经验做法和未来举措,为推进呼伦湖流域与环境生态综合治理保护问诊把脉。
签约期间,成长春一行还参观了北方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生态环境等实验室、呼伦湖流域生态成果展示馆,系统了解了呼伦湖生态环境治理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和示范价值。调研组先后赴呼伦湖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呼伦湖乌兰诺尔管护站、拴马桩管护站等地,深入考察呼伦湖生态湿地、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和鸟类栖息地保护,走进草原牧民家中了解生活民情和产业发展等情况,并与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国家环境保护呼伦湖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暑期工作和实践的师生进行了亲切交谈。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交流研讨。
(刘峻源)
走访草原牧民生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