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喜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发布时间:2022-04-15发布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近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布立项名单公布。我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团队的项目“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喜获立项。

据悉,此次该类别项目全国共立项130项,江苏立项8项。这是继研究院获得并先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之后,在承担高层次项目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建设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区域协调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的重大命题,是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途径,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广袤区域大地上的深刻响应与生动映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沿海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成长春团队眼光敏锐,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逐步将研究领域由沿海地区发展扩展至扬子江城市群协调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全国的协调发展。通过十余年的积累,形成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脉络。

研究沿海地区协调发展问题。2009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长春团队抓住这次机遇,对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载体构建、沿海产业带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培育、海陆统筹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相关成果得到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钱正英院士,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副省长徐鸣等领导的肯定与批示,并被《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日报》《中国经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刊登转载。期间,成长春团队与光明日报组成联合调研组,就港产城协同发展、陆海统筹、沿海与沿江地区协调发展等问题,开展了为期1周的调研,在光明日报连续刊发了6篇系列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术著作《我国经济低谷区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

研究扬子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成长春团队在十天内深入沿江八市走访调研,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社会反响强烈。调研报告获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批示,《新华日报》头版连续推出四篇深度报道。2017年6月6日至9日,成长春团队赴泰州、苏州、无锡、镇江等地区,实地调研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情况。2017年7月12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聚焦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系列报道之一”的“一群城市”聚变“一个城市群”,介绍了成长春团队赴全省沿江八市,深入调研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观察和思考。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交汇点进行了全文转载。

研究跨江融合发展。成长春团队在主持完成江苏省社科联“十三五”规划项目中,全新提出了江苏“对接长江经济带推进跨江大融合”的战略思想和发展路径。成长春团队撰写的研究报告,不仅被江苏省委研究室内部刊物2015年第23期《调查与研究》全文刊载,其核心观点入选2015年第4期《江苏省委中心组学习参考文选》。

研究长三角一体化。自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以来,成长春团队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积极开展研究,创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16年5月27日,新华日报在经济版头条刊登了题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的文章,成长春团队就《规划》作了政策解读。2017年3月28日,经济日报刊发题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文章,刊登了成长春团队的观点。2018年11月8日出版的《经济日报》在第15版(理论周刊)头条刊发成长春团队研究成果“对标世界级城市群 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2019年6月18日,“学习强国”平台以“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为题,推送了智库专家在长三角一体化方面联合研究的最新成果。

研究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不久,成长春团队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在《南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的学术论文,率先提出新常态下应以“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思想指导长江经济带逐步实现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和共同发展。2015年第10期的《新华文摘》对该文进行了全文转载。201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2017年9月18日,成长春团队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头条发表“长江经济带: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新华文摘》(2017年第23期)全文转载。2018年4月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成长春团队题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文章,得到求是网微信公众平台两次推送。2019年8月22日出版的《红旗文稿》刊发了成长春团队的理论文章“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年9月,《红旗文稿》又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对该文进行了重点推送。2020年成功开展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举措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2020年8月出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江苏探索》。《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著作英文版被世界著名图书出版公司施普林格(Springer)全球出版发行。2022年1月6日,《经济日报》以“共绘和谐相融新画卷——长江经济带建设六周年纪实”为题采访成长春团队,成长春团队就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成长春团队自2015年发起并组织“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迄今已举办六届,十届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三次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范恒山、洪银兴、陈文玲、金碚、王振、宋林飞、秦尊文、张波、盛毅、刘志彪、刘耀彬、曾刚、吴传清、文传浩等领导和业内知名学者专家与会指导交流。该论坛被评为江苏省智库实践十佳案例。在2021年举行的第六届论坛上发布《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报告2020》,受到各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成长春团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均以“免于鉴定”顺利结项。

研究新时代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成长春团队宣讲报告“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落地生根”获评中宣部“优秀理论宣讲报告”。2019年12月25日,在《经济日报》理论版刊发“谋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提出需进一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需提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各地区需根据自身条件实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2021年8月18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在协调性均衡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2022年1月5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区域协调需要精准施策”,从增强空间战略布局的协调性、发挥城市群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发挥城市群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突出产业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成长春团队高度关注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黄河流域、京津冀等板块协同联动问题,多次赴青海、北京、广西等地调研。

我院团队将以此次项目获批立项为契机,积极探索基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尝试构建以“协调性均衡发展”作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涵及重要分析手段的区域整体理论分析框架,并在遵循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动态演进规律基础上,着重对体现时代特征、中国国情、区域特色的实践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精准和务实研究。

(冯俊)

我院喜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