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具体部署。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懈努力,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
一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即不但要继续坚持对发达国家开放,更要扩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不仅继续坚持扩大制造业开放,还要扩大服务业开放;不仅要降低贸易投资壁垒,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更要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现国内外市场规则和标准的深度融合。
二是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去年我们克服疫情冲击,取得了外贸稳增长的好成绩,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但是客观看,也有其他经济体受疫情困扰,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生产受阻带来的“机遇”。我国很快控制住疫情,复工达产,打了个“时间差”。今年我国“稳外贸”任务仍然很艰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加强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深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稳定加工贸易,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创新发展服务贸易等举措,很有针对性。
三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提出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标志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由制造业为主进入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新阶段,这必将吸引更多的高质量外资,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来华投资,分享中国开放的大市场和发展机遇。
四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十三五期间,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有力推动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们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化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
去年,我国多双边经贸关系实现多项突破,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推动中美平等互利经贸关系向前发展。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深化推进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与世界各国相互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共创世界经济繁荣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作者:张二震,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对外开放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开放经济方向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