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第五年,是我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抓落实、见成效,实现更大实质性突破的关键之年。3月6日,《2020年江苏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下称《要点》)已经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印发,《要点》明确指出“沿江产业布局优化是其中的重点任务之一”,而沿江化工产业的布局优化更是落实长江大保护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江苏沿江地区仍然集聚了六成左右的化工企业,其中三分之一为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不少企业甚至还散布在园区(集中区)外。为促进新时期江苏沿江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本区域应紧扣“三线一单”发展要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科学布局、补强链条”的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沿江三市之间及其与沿海地区的联动融合发展、产业分工协作,奋力打造江苏化工新增长带和全国绿色高端化工发展样板带。着力从考核、规划、布局、治污和安监等五个方面展开具体行动。
一是将生态建设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目标明确责任细化。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治理方案、细化整治措施,逐条明确牵头领导、具体责任人、时间进度安排,做到目标明确到位、任务分解到位、措施细化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精准考核严格问责。加大考核权重,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审计,把目标任务完成、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污染进一步恶化的,应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二是以江海联动促进化工融合发展。统筹制订江海联动开发规划。以协调融合的发展思路处理好沿江与沿海之间的发展关系,形成沿海、沿江地区化工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协调推进化工行业总体规划完善。借鉴新加坡裕廊岛化工区有益经验,定期对总体规划及产业规划开展专家论证和研讨,每5年对总体规划修订一次,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共同监督开发规划实施落地。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地方主责、企业主体”的原则,通过行政处罚、项目限批、企业安全环保行为颜色动态评定等多种手段,切实提高规划刚性。
三是拓展沿江化工产业链高端度。通过强链“强”出产业新集聚。基于沿江三市既有的化工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大型一体化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化工节能环保等四大产业。通过延链“延”出经济循环化。努力构建化工企业内-外部循环和化工企业-社会循环的同时,重点对农用化工、基础化工等行业加大整改力度,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通过补链“补”出发展新动能。重点围绕四大重点发展产业引进有利于产业链对接和延伸的项目,以增量优化促进存量调整。
四是实施更严格的专项治理行动。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省生态环境厅应进一步加强工作调度,加强技术指导和把关,组织省级编制技术组开展分片区对口联系,确保成果科学准确、落地可行、有效管控。落实四个一批专项行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整体联动、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切实推动“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加快建立治污长效机制。通过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制、台账式、网格化管理,制定削减污染排放指标、污染物削减时间表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等手段,强化“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五是狠抓沿江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强化危化品安监力量建设。扩充沿江各地区(市区、县(市))危险化学品安全执法力量,从化工企业和化工设计单位聘任有关专业专家常驻,进一步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径。对长期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三废”处理设备不完善、偷排污水及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的化工企业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或刑事责任。整合各类信息监管平台。逐步整合散落于企业、园区和地方监管部门的各类化工信息资源于统一平台,确保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信息100%接入、环保信息100%接入、生产过程信息100%接入。
(作者:叶磊,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王英利,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