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4.26”讲话一周年专家研讨(三):做好“共”字文章,构建绿色高效有机经济体

发布时间:2019-04-27发布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好“五大关系”。一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11省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共抓大保护思想上存在片面认识、低端产业活动问题依然突出、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亟待健全等。未来,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总要求和根本遵循,正确把握 “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从系统论和全局观出发,做好“共”字文章,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突破:

1. 树立协同发展理念,构建流域命运共同体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既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思想上要达成“一盘棋”的共识,构建全流域协调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绘制好蓝图,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进一步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加快制定《长江流域综合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构成顶层规划体系,统领全局。二是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围绕顶层规划设计,结合相关部门的专业职能和优势,编制长江经济带空间布局、产业、交通、生态等专项规划,打破行政壁垒限制,加强各部门间的分工合作,与顶层规划实现无缝连接。三是建立区域“多规合一”体系。加快编制《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将生态、产业、城镇、交通等多重要素进行叠加,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管制机制,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以空间规划统领长江经济带多方面要素的空间利用任务,形成一个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全流域规划体系。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高效有机经济体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作为协调协同发展的重点,建设现代产业走廊。要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建立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一是推进区域产业转移与合作。结合上中下游地区各自的优势,合理调整和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制定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指南,指导各地在符合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把东西部的产业发展对接起来,合力建设覆盖长江经济带互为补充的全域产业链。发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不同地区产业承接转移的空间优势,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加快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支持“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战略合作模式,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实现资源整合、利益共享和联动发展。二是建立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要进一步推进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制造业、能源工业等高消耗、高排放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实现绿色增长。三是实现工业产品绿色发展。大力支持长江经济带沿线工业企业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加强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等特性的优质生态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作者:刘峻源,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