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对江苏来说有着重大而现实的意义。站在新时代,如何对接国家战略,加快苏北特色振兴,拓宽区域协调发展空间?5月26日,“加快苏北特色振兴,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位于江苏淮安的淮阴工学院召开,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江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苏北的特色振兴发展仍然是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成长春说,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这一重大判断,进一步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而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综合实力显著上升,如今,江苏既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大省,又是长三角经济带的重要成员,在积极服务和支撑上海在长三角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然而,江苏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短板和挑战,其中,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江苏经济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之一,苏北社会经济的相对滞后,严重阻碍着江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要补齐江苏发展的短板,就必须准确把握苏北特色振兴的定位,协调性均衡推动苏北高质量特色发展。”成长春认为,加快苏北特色振兴,首先要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确立“苏北是潜力、更是希望”的理念、“立足生态优先,走绿色创新发展之路”的理念;其次,要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要抬高发展起点,打造不同地域的产业集群;第三,要坚持陆海统筹战略,把陆海统筹发展作为苏北发展的重要战略,进一步放大沿海开发对苏北发展的作用;第四,要统筹区域协同发展,加强区域间合作;第五,要创新机制体制,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引导,强化区域协调和错位发展的政策理念,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探索苏北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助推区域深度合作。
“要将苏北和整个江苏的高质量发展摆到全国整体区域的发展大局中来考量,充分发挥好东部地区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优化发展的作用,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要处理好辐射带动和自主发展的关系,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布局。”成长春说。(光明融媒记者 郑晋鸣)
来源:光明网 5月28日
相关链接:http://share.gmw.cn/local/js/2018-05/28/content_29013971.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