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18-04-19发布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长江经济带,如何站在新时代最前沿,更好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4月18日,由上海社科院、光明日报社、南通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科学基础、分析方法、实践应用等问题,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上海社科院院长张道根、我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由我校于2015年发起创办,光明日报社、上海社会科学院于2016年起加入联合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平台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论坛旨在为从事长江经济带研究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人士搭建一个专业的学术研讨平台。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长江经济带发展”。

 燕爽在致辞中指出,过去40年,长江经济带既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更是改革开放的分享者。长江经济带各个省市都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开放性与改革的坚定性,为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建成小康社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的举办,充分体现了大家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合作精神,体现了智库、媒体对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参与和责任使命。他希望,各位专家发表真知灼见,为总结好40年的改革开放经验,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出好的建议。

光明日报社、上海社科院、南通大学作为论坛主办方分别致辞。

张政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阶段迈进,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我国经济社会迈上新的发展高度写下了鲜明注脚。他表示,光明日报将和上海社科院、南通大学在智库建设、理论传播等各个方面加强合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人民为中心,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道根介绍了上海社科院的理论研究成果,他认为,此次论坛议题很好地体现了中央精神,体现了各地深化区域合作的核心要义,为下一步的共建共荣,建设高质量经济体系和率先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表示,作为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上海社科院将更多关注长江经济带各地的建设和发展,关注长江经济带各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特别是关注区域合作中的战略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和政策建设问题。

浦玉忠代表论坛发起单位,感谢光明日报社、上海社科院等兄弟单位的通力合作。浦玉忠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是谋划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地处长三角的高校,南通大学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出台了《南通大学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意见》,成立了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标准打造高校新型智库,加快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产出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积累了我校建设新型智库的有益经验,成为我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鲜明特色。浦玉忠表示,我校将一如既往地为论坛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把论坛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学术品牌而共同努力。

论坛期间,长江产经研究院首席专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室主任孙长学,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叶必丰,湖北省社科院长江经济带研究所所长彭智敏等十余位专家,分别围绕“发展与机遇”、“区域大合作”、“共抓大保护”等议题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

洪银兴认为,长三角的研究和沿江经济带的研究,既有重合的地方,又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现在更要关注的是要增强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中间的增长极功能,尤其要突出长三角核心区的发展问题。长三角地区要真正培育和壮大增长级,应该以核心区的同城化来放大长三角的增长极。同城化不是说成为一个城市,同城化的实质就是要共享发展资源,共享发展成果。

成长春在发言中指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协调性均衡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研究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他认为,应通过协调性均衡发展,来解决长江流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王玉梅主持论坛开幕式。据了解,为了探索建立长效化机制,更好凝聚专家学者力量,论坛还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在开幕式上宣读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章程》。会上还发布了“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研究丛书”。

   (校报记者 陈妍)

 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