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今年的第一期县委书记工作论坛上强调,要紧紧围绕省委全会作出的“六个高质量”部署,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抓好目标任务落实,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日前,娄勤俭书记勾画出了“三最”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其中所提出的“最靓颜值”为江苏生态环境高质量提供了明确方向。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全国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在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生态环境依旧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未来,江苏需围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治理和推进绿色发展方式等方面,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高质量,让江苏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一是夯实生态基底,加快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坚持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沿江生态带、沿海生态带、江淮大走廊和宁杭生态带等生态廊道建设,共筑长江、京杭运河、里下河、太湖生态保护圈以及西部丘陵等绿色生态屏障。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沿江、沿河防护林体系建设,强化长江、滨海地区、太湖流域重要自然湿地的生态修复治理,实施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推进海洋生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
二是聚焦突出问题,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重点开展大气、水环境、土壤三大治理行动,优化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突出长江、太湖等重点水体保护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土地利用负面清单。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各市各级党委、政府在空间开发管制、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中的规划指导作用,抓紧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社会评价与监督系统,将绿色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开展危化品码头和仓储企业专项治理,优化整合沿江化工园区,在淘汰落后或过剩产能上做“减法”,在改革创新和培育新动能上做“加法”,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培育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加快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林木业等绿色产业,对制造业、能源工业等高消耗、高排放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
(作者:刘峻源,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