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通人,宋林飞对家乡发展一直予以关注。近几年,他曾数次应邀回南通考察、作报告,或参与相关发展规划的论证。接受采访之前,他又细看了日报此前相关报道材料。
宋林飞的一个基础判断是:南通转型发展态势较好,特别是自主创新和沿江沿海开发特点鲜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自主创新方面,宋林飞认为,近年来南通像当年抓民营经济发展一样抓自主创新,走到了全省前列。有两个关键数据可以佐证:一是南通去年专利授权量9279件,首次超越无锡、南京,跃居全省第二,授权量同比增长146.13%,亦居全省第二位;二是“十一五”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增幅始终保持着高于全省、高于苏南10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速,尤其是近3年连续高于苏南近20个百分点,2009年产值达到1800余亿元,首次超越常州,居全省第四。“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就要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
在沿江沿海开发方面,宋林飞说,南通充分利用靠江靠海靠上海区位优势,抢抓全省沿江沿海开发机遇,集聚了类似中远川崎、中远船务、熔盛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船舶修造及海洋工程、新能源及设备制造等产业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对全省沿江沿海开发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沿海三市中,南通总量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而且与国际及上海、苏南等地的园区进行合作开发,形成了独特的“招商引园”现象,很有发展前景。
“如果说南通的沿江已经初具规模的话,南通的沿海可谓方兴未艾。”宋林飞说,总体上看,南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且有了沿海这一个新的增长极,南通的快速发展一定会更为持久、就全省而言潜力更大。
他透露,前一阶段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他牵头就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调研,主要就是以南京、苏州、无锡及南通四市为调研样本。在已经形成初稿的调研报告中,调研组专门提到了南通上述亮点。
“十二五”是南通工业化由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阶段
规划“十二五”发展,宋林飞认为,首先要对南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个清醒的研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出台这一阶段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更加科学地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他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南通由中期工业化向后期工业化转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是产业结构上,二产比重会下降;二是工业本身要升级,即先进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要上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突出。“总体而言,‘十二五’南通会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门槛,但其典型特性——服务经济为主,还需假以时日才能出现。”
根据南通基础及所处发展阶段,宋林飞对南通“十二五”发展提出建议:
1、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服务业要迅速发展起来。宋林飞建议,“十二五”期间,南通服务业的发展,要首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中,金融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靠近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宋林飞说,就全省而言,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大致有三条通道。一是昆山花桥,二是南通,三是连云港。其中,花桥对接的重点是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研发。南通在对接中,既可以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分部,也可以引进金融产品的研发,还要重视和发挥风险投资甚至私募基金的作用。连云港则建设离岸金融服务中心。“南通要更加主动、更为敏感地对接上海金融中心,同时也可以对接连云港的离岸金融,把两个桥头堡都要利用好,发展本土的金融服务。”
金融之外,宋林飞建议对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外包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南通亦应给予重视。
2、以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30%时,标志着这个地区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超过30%、低于50%时,处于半粗放半集约阶段;高于50%,则标志着这个地区已由粗放型增长阶段转到集约化发展阶段。
200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2.3%,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
宋林飞说,进入集约化发展阶段,意味着创新经济要作主要贡献,必须更加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到达到70%,对一个地区发展而言,更是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谁抢得先机,谁的竞争力就强,就能在区域竞争中占得优势。
“这方面,南通是有基础的。”宋林飞说,十一五以来自主创新势头喜人,走到了全省前列。“十二五”期间,南通应该保持住这种势头,而且要更加主动、更大力度地抓自主创新,抓专利申请和授权,特别是发明专利,并且尽快促进其产业化。
3、重视消费、研究消费,迎接消费经济的到来。
增加投资和促进消费,这是金融危机之后扩大内需的实现途径。
就全省GDP总量来看,尽管仍是投资为主、消费为辅,但就增量而言,在2008年就出现了消费贡献大于投资的趋势,尽管2009年因为应对金融危机,这一趋势有所放缓,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而易见。
“就南通而言,‘十二五’期间投资仍然是主要的,要一如既往抓招商、抓投资,但对消费不能忽视,要及早布局,迎接消费经济的到来。”宋林飞建议,重视消费、研究消费、扩大消费、引导消费和刺激消费,要走出“消费是自发的,政府主要是被动服务”的认识误区,树立主动引导、支持消费的意识,主动地满足城乡居民合理的消费需求。
“归根到底,投资创造的是中间需求,消费创造、实现的则是最终需求,在区域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宋林飞期待着南通有更多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熟悉消费和消费市场,并及时出台一些引导鼓励群众合理消费、健康消费的政策。
4、跟上信息化特别是智能技术的潮流。
宋林飞提醒,南通“十二五”期间,还要重视信息化。中央早就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课题,但是往往我们的认识没有跟上。事实上,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渗透到生产生活领域的趋势很快,并带来了很多商机和技术创新的机会。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江苏的第一产业,南通也要跟上这个步伐和节奏,并且更加自觉、主动。
5、注重环保,实现生态现代化
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的转型,这是南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宋林飞提醒,南通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关注生态现代化的建设。
所谓生态现代化,其核心内容就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宋林飞说,总体而言,我国还处于快速建设阶段,大规模的建设,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破坏。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建设中尽量减少生态环境代价。“比如沿海开发,重型化趋势不可避免,但要注重适度,以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的产品具有竞争力,而且为今后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减轻压力。”
6、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十七大就提出的明确要求。宋林飞认为,“十二五”期间,各地党委、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把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这篇文章做好。
“乡镇工业时期,政府是帮着找市场;外向型经济发展中,政府主要精力是招商、吸引外资;今后,要带领百姓在财产性收入方面开拓一些渠道,不能看着百姓在资本市场上自生自灭,放任不管。”宋林飞建议,在沿海开发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中,可以挑选一些风险不大的项目,创新金融手段,让中小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手中的闲钱参与其中。另外,要注重培养、引导百姓的投资意识,弘扬创业文化,让敢于创业、勇于创业、善于创业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7、实施“走出去”战略,由输出劳务向输出资本和技术转型
宋林飞建议,“十二五”时期,南通可以加快“走出去”步伐。“南通的建筑劳务非常有名,但这只是第一阶段,今后要向输出资本和技术转变。”他说,现在上海、苏南的园区纷纷落户南通,向南通输入资本和技术,今后南通也可以走好“劳务、资本、技术”输出三步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